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柳华芳的blog

佛曰:柳华芳是个好和尚

归档 - 06月, 2011

开放平台时代的创业思维

文/柳华芳

在今天,“开放”在互联网圈子里的热度应该超过了艳照,大大小小的互联网企业都在关注开放的互联网,而腾讯的全面开放则标志着整个产业步入了一个开放的时代。开放不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会影响到互联网产业链的结构,同时也会改变网络营销和品牌建设的方法论,拥抱开放是开放平台时代创业者要有的心态。

思路要清晰

虽然开放平台时代获取用户成本相对低了,但不等于此间的创业成功率就会剧增,也不等于创业就会变得一片通途,创业者首要任务还是要搞清楚下面几个事情:

第一:想通过开放平台获取什么资源;

第二:如何吸引和获取优质的资源;

第三:保证自己的产品体验和内容体验才能留住获取的资源。

以上三点,我认为是最简单的需求分析了,因为开放意味着获取资源的 成本降低,但不等于没有任何成本,人力成本、开发成本、时间成本等是无法规避的,正因为此,李开复老师在演讲中多次提到“快”字。(本文文末会附带开复的开放平台演讲ppt)

开放平台创业问答

笔者长期关注和研究社交网络、web2.0以及电子商务领域,把所见所想分享给各位读者,故标题《开放平台时代的创业思维》。为了可读性,我们采取问答式,把部分网友问过我的问题列了出来,也欢迎在文章后提问,我会一一回答。

问:如果我的idea应用做的不错,数据也不错,但平台方却进入做了几乎一样的产品,我该怎么办?

答:一个好的平台会划出边界,从数据的开放度,我们也可以看到边界,不推荐去做一些对开放平台自身产品结构进行重构的应用,这类应用要留给平台自己进行产品改良。应用的粘性和访问深度决定了你对平台的依赖程度。

问:我该如何选择哪一个平台进行合作?

答:看你要的东西,平台有没有,平台是否开放给你这个层级的资源,以及平台用户的特征是否符合你的产品类型。

问:国内开放平台通常支持什么开发语言?

答:php、java为主,python、ruby也可能未来被支持。

问:您认为社交化电子商务真的到来了吗?

答:即将到来。目前国内的这类站点都是比较初级的产品,这个需要腾讯等开放平台系统构架的支持。

问:你最好的开放平台是哪几个?

答:腾讯、淘宝、新浪。

问:我现在是在校大学生,不太懂这些开发语言,但很有兴趣,自学能行吗?

答:如果你思维清晰敏捷,学习力强,就开始吧。

问:开放平台会不会把我网站的珍贵资源吸光?

答:真正的开放平台不是吸血鬼,而是相当于天使投资,平台的用户资源等有你需要的,如果认为不值得相互交换资源,但就不要合作啦,开放是共享共赢。

问:基于开放平台的创业容易拿到投资吗?

答:国内几大开发平台相对还处于初期,不过好的应用拿投资应该不是问题,只要产品足够好,就坚信“要致富,找开复”吧

附图是开复的演讲ppt

星期二, 06月 21st, 2011 未分类 没有评论

开放的标准

文/柳华芳

开放平台在过去的六个月里的发展程度,超过过去两年之和,腾讯、360、新浪、盛大、淘宝、百度等各大巨头都积极推进自己的开放平台,各家开放策略、开放程度甚至开放标准都有不同,为了避免因开放而引发业内企业的口水大战,笔者抛砖引玉来讨论下“开放的标准”。

开放的历史

开放在互联网领域事实上已经很多年,从openid、open social再到open platfarm,可以说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一维到多维,从接口到内容、关系。这些进步也伴随着技术的革新,出现xml、rss、oauth、flashcache、Cassandra等层出不穷的技术创新,往往当一种新技术还未完全普及时,更牛的技术又出现。而在产品层面我们则看到blogger、rss feed、twitter、facebook、google app engine等,在中文互联网则是博客、sns、微博、开放平台。

在美国google、facebook推出开放登陆链接已经有多年了,人人网最早在国内推出connect类型产品“人人链接”,但中国connect产品真正得到大范围普及是来自新浪微博的微博链接和腾讯的QQ空间链接,一个是twitter类型产品,一个是类facebook型产品。另一个开放平台的典型,国外的amzon,而在国内由于当当、京东综合技术实力太弱,电子商务领域最大的开放平台是淘宝开放平台。

为什么要开放?

中国互联网过去一直处于流氓横生、无赖流行的状态,软件绑定插件随即可见,恶意篡改用户首页屡见不鲜,而现在为什么突然之间直接接轨世界最前沿的开放模式呢?

周鸿祎的360基本上把流氓插件这个灰色产业链打垮了,只剩下几个资本雄厚、有点背景的网址站还在做那种生意,与此同时,大学生网民、年轻网民数量增加快,他们的网络知识也有很大的提高,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环境下,他们更重视网络安全了,互联网的核心消费群体已经不是白痴级了。个人pc的拥有量和占比持续增加,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度明显提升,这也让互联网行业的盈利模式要进行升级,过去靠盗版xp、工具软件捆绑安装的营销模式也日渐式微了。

伴随着pc上网环境和软件环境变化的同时,互联网也开始真正地全面走向web,现在我们可以看看自己的电脑所安装的软件,基本上是QQ系列、360系列、ps等工具软件,除了网游外,网民的电脑上软件变更的几率越来越少,因为大家时间越来越多地web化了。一个全面基于web的互联网大环境,会催生基于web端的网站创新,而这越来越庞大的web 端开发者和站长构成了开放平台得以形成产业链的应用层,当新浪、腾讯等巨头不担心唱冷场的时候,开放平台借助社交网络的流行快速被推到了互联网创新的前沿。

开放的标准是什么?

开放不是一场零和游戏,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正如马化腾所说“开放不是从我身上割肉给你”,开放平台的平台方和应用方必然是互相尊重、互相合作、共赢共享的双向互动。如果平台方没有资源或诚意来让开发者盈利,那么开发者必然无法长期生存在他的平台上;如果让平台商长期无法获利,那平台也必将因成本而最终失败。

笔者根据自己对开放平台和开放产业链的理解,提出下面开放的柳氏标准,欢迎各位童鞋补充和斧正:

1、开放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平台商不能朝三暮四地去修改开放协议标准,改动太频繁会让开发者的应用维护成本倍增,甚至放弃;同一级别的开放不应该对不同开发者有歧视和拒绝。

2、开放的对象明晰化

不同开放平台面向的对象不同,有的主要面向企业开发者,有的主要面向个人开发者,开放平台商应负责任地标准清晰自己开放平台的主要面向对象,而不要去为了总体应用绝对数量的好看而忽悠误导开发者。

3、开放程度的阶梯化

开放的尺度不同,意味着开发者的投入、创意的不同,判断一家开放平台开放的程度,要根据其开放的资源、数据来判断,开放登录、开放内容、开放关系是开放程度的三大阶梯。

4、开放的开发文档标准化

我个人认为不提供标准化开发文档的开放平台都是伪开放平台,如果连自己的说不明白或没耐心去做说明文档,那也不可能为开发者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

5、开放平台的资源门槛

开放平台商自身必须有大量的资源,无论是流量的、内容的、关系的、技术的,如果没有任何资源push给开发者,那么这样的站点是不能叫做开放平台的,最多只是网站进行获取自己营销利益的网站联盟而已。

6、开放平台之间不应有排他性

不同开放平台之间不应该为开发者设置门派,不要出现开放平台间的3Q大战,通过平台的运营和有限机制来吸引和服务开发者,而不要去利用平台资源胁迫开发者做选择题。

7、开放平台不得耍流氓

开放平台商不能私自推送广告等非开发者应用设计内容,不能把开发者应用当成自己的特洛伊木马客户端来玩,服务的心态、不作恶的心胸还是最低的底限。

分类: 社交网络 标签:  by liuhuafang.

星期一, 06月 13th, 2011 未分类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