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柳华芳的blog

佛曰:柳华芳是个好和尚

归档 - 01月, 2012

微博变形记:新浪向左,腾讯向右

文/柳华芳

社交网络方面的博文写过不少,基本上可以串起来,《新浪微博的形态进化和商业模式走向》这一篇是2011年七月份写的新浪微博可能的进化路径,目前 来看基本应验,新浪微博在朝facebook梦想大幅前进,并大力发展了各类游戏应用(网页游戏是facebook和Qzone的重要收入来源),基于新 浪微博的营销公司和技术分析公司不断涌现,新浪微博的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之前,我没有写文章去太分析腾讯微博,因为过去按照腾讯的产品思维,对于晚进入的产品,往往是快速模仿+微创新,在过去腾讯微博基本是完全模仿新浪 新浪微博,在新浪微博优势明显的情况下,腾讯微博穷则思变,不再一味跟随新浪微博,而是直接去跟随微博鼻祖twitter。晚上跟徐志斌要了个腾讯微博体 验版看了下,确实是twitter新版的界面风格,很清爽,信息流比过去更合理。

新浪微博的产品走向

新浪微博走facebook路线是正确的,facebook是已经被证明了的赚钱奶牛,facebook平台上诞生了zygna这样的传奇公司,可 见其平台价值有多大,所以,新浪微博的产品战略方向上没什么问题。新浪微博要面对的难题是平台的运营,必须是一个开放的、共荣的、能赚钱的平台才能成为中 国的facebook,同时,这样的一个平台的技术复杂度也是之前未有的,技术挑战非常之大。

新浪无疑是希望微博用户选择三栏结构,以便更方面地进行扩展和盈利空间探索,而用户不见得买账,这取决了三栏中的左栏推荐应用的吸引力,如果一个用 户每天等点击左侧导航五六次,那就是成功了,如果用户对其视若无物,那新浪微博的pm就要考虑对左侧导航的推荐应用进行完善了。如果左侧失败,那么新浪微 博的facebook战略就难以成功。

企业微博和电商类产品尚显稚嫩。企业微博加载速度慢,设计过去机械化,笔者认为如果新浪微博要做facebook,那么应该把企业微博的体验做的甚 至比个人微博更好,因为企业最讲求效率,企业通常也不会安排十个八个人来维护微博,最多一两名,通过产品设计的便利和企业应用的介入,实现企业微博所需要 的商业价值。而电商类产品如果按照目前的设计方式,有和没有差别不大,电商类产品并没有很好地融入activity stream之中,无法产生有效地social marketing,只是进行了传统的广告模式。

12.jpg

新浪微博的产品风险和运营风险

产品风险,来自于加减法,在应用和想法泛滥的时刻,新浪微博的产品官如何做减法是很关键的,这个减法包括功能性、性能上和体验上的,在用户技术到达一定瓶颈之后,产品已经不是好用阶段,更要耐用。

运营风险。主要来自于新浪的媒体式介入和话题引导,这对于解决某些公众事件有好的一方面,但也容易把媒体的价值观强加给用户,造成用户的情感受挫。建议新浪微博作为平台方,尽可能少地参与事件炒作,个人认为大平台应该“无为既有为”。

腾讯微博坚持twitter路线是明智之举

笔者曾经抱怨过腾讯社交产品较多,形态又类似,有自家产品对冲的负面效果,没想到腾讯微博已经做出了战略转移,腾讯微博的体验版不再追随新浪微博, 而是追随twitter新版的微博原生态结构。这样的调整很难的,微博的负责人是个明白人,看得比较远,新浪微博可能远离twitter,而腾讯微博却坚 守twitter模式。

13.jpg

我之所以肯定腾讯微博这样的选择,是因为twitter还是一个远未被挖掘出来的宝藏,它的商业模式和系统不同于facebook,它还处在一个进 化期,就算我们想不出来好的点子,twitter也许会有更伟大的下一步。同时,由于类facebook产品,已经有朋友、人人、qzone等一系列著名 网站,所以,不排除网民对此类产品有厌倦心理,而twitter的原生态模式在国内事实上并没有怎么被使用,会有很大的新鲜度。

一个蛋疼的预测

2012年上半年,IT互联网人士会大批量转移到腾讯微博,腾讯微博因腾讯内部战略级别下调而因祸得福,新浪微博会陷入到既不是twitter也不是facebook的尴尬局面。

新浪微博需要减法和平和,腾讯微博需要坚守灵巧和包容。

星期四, 01月 19th, 2012 未分类 没有评论

社交化操作系统引领互联网新浪潮

PC 时代,业界崇拜微软,办公 、娱乐、学习都 离不开操作系统,一切都基于操作系统,微软也凭借windows office 等核心软件牢牢地把持着 IT 界大哥大的位置。而今天,随着社交网络的全面崛起和移动互联网逐步走向普及, pc 操作系统似乎又回到了当初,回到了当初那个主要用户办公的 pc 时代, ipad 为代表的平板电脑和 iphone 系列、安卓系统智能手机已经抢占了 pc 的使用时间。二八法则下, 80% 的网民是把互联网当作娱乐生活工具,视频、音乐、社交网站、 IM 等互联网服务占据了网民的绝大多数在线时间,终端的多样化带来了互联网的巨大变革。

传统pc 操作系统已经不再重要

在五年前,我们上网看电影基本上 是先 下载到本地,而且动辄下载耗时几个小时,当youku 、土豆等一带批视频站点出现后,目前我们已经习惯了通过视频网站在线看电影、电视剧,不再需要去安装 p2p 软件,也不用几个小时去下载了。其他如音乐、文件存储等应用也有类似视频这样的发展趋势,过去的 pc 上应用软件已经基本上在线化了,传统 pc 操作系统已经不再重要。

社交化操作系统走到前台

社交化操作系统是笔者过去两年鼓吹的社交引擎模型的实例化,社交化操作系统把计算机和人真正的链接起来了,过去的操作系统只是工具,而社交化操作系统则是人们的生活、社交、工作的一体化平台,社交化操作系统是web 为核心、同步 pc 、手机等终端设备的下一代操作系统。

在社交化操作系统领域,全球顶尖企业都在做自己的创新和尝试,ubuntu 操作系统已经将云存储集成于操作系统之中,而微软的 windows 8据称也将集成云端,而苹果公司则是这个领域的先驱者, mac ipad iphone 等终端都已经配置云服务,国内的腾讯公司以以 QQ 为主体推出 Q+ 平台。微软互联网产品和软件产品一直比较臃肿难用,而苹果体系很难普及到大众市场,国内社交化操作系统领域,笔者看好腾讯Q+ 平台,尽管 Q+ 目前还处于早期的探索阶段,但按照腾讯的产品布局,我相信未来几年 Q+ 将会领军 国内社交化 互联网 操作系统。

社交化操作系统的五个特征

为什么笔者看好 Q+呢?因为社交化操作系统应该具备 5 个基本的特点。

1、以人为本的社交化平台。

无论从交互界面设计,还是信息的多维度流动,都是以人的社交、工作、生活为轴心,社交网络是这个平台的基础信息框架和主体。

2、 平台app 取代 pc 软件。

拿腾讯Q+ 这个平台来讲,它事实上是集成了大量的 在线 app,这些 app 通过腾讯开放平台可以让几亿网民不需要注册一堆难以管理的帐号就可以使用, QQ IM Q+ 的平台支点, QQ 帐号体系和社交体系是这些 app 发展和繁衍的免费资源。

3、顺畅的支付体系。

社交化操作系统将人们的互联网活动轻捷化、集成化,集成大量app ,同时也就意味着一个巨大的生态链系统,顺畅的支付体系将是维持这一个生态链的核心要素 ,而腾讯的财付通将为 Q+提供强大的助力,这也是笔者做出上面结论的依据。

4、跨终端的解决方案

笔者认为社交化操作系统是将pc 操作系统、手机操作系统、社交生活网络融为一体的下一代操作系统,它是跨终端设备的、随时随地的人的互联网家园和控制面板,同时,为开发者提供便捷地跨终端解决方案。

5、云计算的成熟支撑

社交化操作系统将人的活动整合化,毫无疑问要用云计算技术作为支撑,数据量级完全超越了现有互联网任何产品,这对于云计算特别是云安全和云存储带来极大挑战,因为人们正在把一切信息数据化放在这里。

顾整个互联网的发展史,从单机时代到早期网络时代再到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新形式的操作系统必然出现,而以 Q+为代表的新产品也将是整个互联网的巨大进步。

星期二, 01月 10th, 2012 sns 5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