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柳华芳
12.16,下午,望京798,华为荣耀品牌发布会,我去了。
荣耀这次发布会的场地还不错,作为观众,我觉得至少软座很舒服,比国家会议中心那硬椅子舒服多了,白色软座也显得优雅一些。荣耀的老大余承东不像微 博上那么有任志强气质,工程师的气质更多一些,穿着西装,没有穿牛仔裤,也没有穿黑色上衣,没有模仿乔老爷,很好,语言简练,没有任何煽情,我之前并没有 和华为人有多少交道,不知道余的风格是不是华为的通用风格。
偶遇我朋克教主朱薇薇,让我对荣耀发布会感受到一丝科技与人文的亲吻声,在我的认知里,教主始终代表着品位,所以,我并没有用参数控的思维方式来看发布会,我是用互联网思维*..*来看荣耀的新品发布,手机比煎饼要更加互联网。
从华为荣耀本次新品的超高性价比,很容易直觉地认为荣耀之战的核心就是力拼小米,荣耀3C-798元是四核,荣耀3X-1698元是八核。我回家后 翻开看了一下,荣耀3c相比红米来说,前置摄像头500万像素,红米是130万像素,这个差异蛮大的,另外是电池续航时间应该会长一些,整体机身会轻一 些。荣耀3X要更高端一些,除了处理器等硬件配置高外,最独特的是支持双3G,可以同时支持联通和移动的3G,而不用再什么移动版、联通版,这个创新我很 喜欢,过去为了买自己喜欢的手机还要还换号码真是太没有人性了。
从行业的维度看,华为荣耀也并非单纯为了力拼小米,因为荣耀这个品牌已经在欧美销售手机三年多了,最根本的是一个移动互联网的战局。无论华为还是小 米,都不是像腾讯、百度这样的纯互联网企业,所以,他们的优势是设备覆盖度和设备入口,从而占据移动互联的重要入口,并逐步主流化自己的云端服务和各类创 新的移动端产品和服务。移动互联时代,云服务的未来价值甚至可能超出设备产业本身,这就是华为为什么很早就下手做华为网盘的一个原因。千元智能机恰恰是覆 盖最广大网民用户的平民手机产品,这个领域是面向人群规模庞大的年轻人、学生、初入职场的白领,而这些用户是未来的高端市场和未来的换机市场,这才是千元 智能机的终极之战。
此次发布会,华为送给媒体和花粉的礼物里还有一个神奇的设备-喵王,回家打开说明书才发现从包装到说明书没有一个汉字,貌似是华为欧美市场的产品直 接拿来了,连包装都没来得及更换。话说这个喵王真是个好东西,可以在有宽带无wifi、有3g无wifi的两个场景下使用,个头非常的小,跟华为秘盒大小 差不多,跟扑克的尺寸差不多,当出差遇到必须笔记本来操作文档的时候,喵王是救命的小喵啊
智能手机市场经过多年拼杀,在安卓、ios纵横天下的情况下,千元智能机市场是最后一块拼图,之后将是换机市场,比拼的是设计、工艺、硬件配置,巨 头公司优势会越来越明显,移动互联从此将步入全面移动的时代。随着4G的到来,加之手机摄像设备的先进,视频类的应用或创业时代将要到来,你用荣耀3c、 3x都可以轻松地拍摄自己的视频作品,科技的进步会改变我们的文化。
微信公众号:socialpr 名称:社交革命
文/柳华芳
前创新工场布道师蔡学镛微博抱怨鸡汤信息多,有用信息少,我们也许都有类似感受,除了那些只关注自己和几个人的大明星们,大多数网友都在经历和感受着社交网络中的鸡汤信息,这类信息从人人网、QQ空间、新浪微博等等,比比皆是,环绕着我们的网络生活。鸡汤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偶尔喝喝也无妨,经常喝就容易拉稀,让我一起来解读一下这个充满鸡汤的世界。
为什么鸡汤如此流行?
鸡汤信息大多数来自于一些草根大号,很多草根运营者希望有高质量的内容,自己却创造不出内容,又懒惰于深度思考,于是采用了最近原则,拿来了早就被固化的各类名人名言、经典笑话、励志故事等等站点作为素材库,当一大批草根大号都这么玩的时候,鸡汤的影响范围立刻被放大了,重复度也不断攀升。
鸡汤流行需要广大的受众群体,谁是鸡汤的受众人群呢?鸡汤受众人群是那些生活简单、无独立思考、无专业深度的草根网民,由于鸡汤信息往往是生活常识和规律性的东西,所以,鸡汤对很多草根网民的标靶准确性极高,草根网友也很容易对其产生认同,并不会有太多的逆向思考。鸡汤信息大多数是有道理,但是当道理太频繁出现时,会让正常人产生厌恶感,大众人群往往是乌合之众,段子手们的一些文字技巧足以让这群人高潮。
鸡汤是怎样流行起来的?
如果你细心一点,你会发现很多鸡汤信息的流行与社交网站自身运营有很大关系,由于社交网站不科学的运营kpi要求,运营人员过度地开发了普通用户的兴奋点,而能够让草根网民产生基础认同的恰恰是一些人生哲理、笑话段子、星座占卜等等泛鸡汤内容。鸡汤草根大号除了一批早期入驻的团队外,官方的支持、甚至官方的推动也有很大的关系,你会发现豆瓣网里鸡汤内容的范围非常小,因为独立思考人群不喜欢鸡汤。
人人网、微博、QQ空间目前是中国鸡汤流行的最主要基地,而QQ空间经常官方推荐很多鸡汤类账号以增加网友的活跃度数据,人人网的信息面板里被鸡汤信息占据的频率也高的惊人,新浪微博的认证用户发鸡汤的比例也很高,很多人用鸡汤赢得了几十万粉丝,迅速提升了身价。
你会发现,微博上除了真正大名人和行业领袖外,粉丝多的人多数信息贩子,有的是段子手,有的是鸡汤王,有的二手新闻加工,有的是行业报道长微博化,这些账号通过微博社交的近场原则让网友更便利获得信息,他们自己则变成了强化的渠道,你自己去看看会发现:这些所谓的行业名人、xx大师的微博内容自己原创思考的部分几乎为0。
自己遭遇的一些可笑经历
这让我想起做西瓜学院 的一段经历,自己立足于专业水准的高标准网络营销培训,但是在同行的极其粗劣的那些网络营销忽悠面前,我们居然是不被网民关注和认同的,这让我反思了很久,到底是应该做负责任的专业培训,还是做负责忽悠的过场式培训?原理其实和鸡汤类信息流行差不多,中国草根网民的独立思考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总体很低,所以会产生一种现象:你拿着牛逼的东西去给小白们,他们会说你装逼而不买单,当你拿着一些二逼的东西加上一些鸡汤忽悠给小白们,他们会蜂拥而至、如获至宝,这就是中国的现状。
在中国,成功学是那么有市场,接近于疯狂,如果我们说民族智商有问题,一定会被五毛骂不爱国,但实事求是地来讲,中国国民的哲学素质很多时候可以忽略不计,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了中国底层老百姓中有大量贫困却又迷恋于一夜暴富式成功的人群。一大批在现实生活中毫无专业技能和本领的人,在成功学大师的蛊惑下,如打了鸡血一样,做着一些本来属于常识范围的事情,被动地思考,被动的人生,被动的执行。
网络营销培训市场里,我们发现很多培训机构在高价培训的东西,事实上只需要google一下就可以,google两下就能继续深入下去,而这些最基本的网络技能和最基本的解决问题方式他们却不愿意自己来解决,却要花钱去跟别人学习。而这些人群经过社交网络内容分析和跟踪发现,他们就是鸡汤信息的最大受众人群,他们机械化的程度很高,脑子思维方式简单,我觉得这主要是我们的教育有严重问题造成的。
解决国人鸡汤化的关键——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中国的教育是填鸭式的被动接受,与成功学等鸡汤流行是一脉相承,中国的教育方式导致了非常多的年轻人丧失了生活、工作、人生的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改良的本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都过度地依赖于别人,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尽管鸡汤爱好者可能不愿意承认这些,他们也会坚定地认为自己是独特的、个性的、有思想的,其实,只是这恰恰是最可怕的事情,朽木不可雕也。
年轻人多数独生子女,生活中缺少兄弟姐妹的价值传递和技能输送,很多孩子从小就自我封闭,他们在封闭环境中依赖书籍或网络(不乏鸡汤)来解决自己的心理、生活、价值等问题,这是一个时代悲剧。每一个人的人生往往都需要一些mentor,这些mentor不是来灌输知识的,而是来输送思考方式和价值观,那些找不到正确mentor的人们,往往把鸡汤当作了mentor。
自我提高独立思考能力的也有一些基本的训练,如因果逻辑、演绎逻辑、归纳法等等,遇到问题要问为什么,但不要轻易问别人为什么,自己先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构造过程、解决问题、验证答案,一点点地去探索,努力地去自主发现,哪怕多用一些google来引导你的发现和研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讲逻辑、讲方法、讲过程。
作者微信公众号:socialpr 名称:社交革命
文/柳华芳
阿里与腾讯起源于微信支付的战争最近非常激烈,从来往官微批评腾讯不开放,到淘宝网屏蔽微信来源的链接进行跳转,这场巨头大战又一次亵渎了用户,成为3Q大战的一个翻版。而在公关战甚嚣尘上之时,公众又难以辨别事情来龙去脉,背后的阿里生态玩法到底是怎样的,笔者从外部观察者的角度进行一次阿里巴巴的生态解读。
当自己需要时候,一切都是为了社会阿里是互联网巨头里标榜为社会、为生态、为国家次数最多的,每当阿里开拓一项重要的新业务的时候,就会有一个新的为国家解忧、为人民造福的论调出炉,时时地让人感觉马云同志是位活雷锋。从大时代讲,马云和阿里很多业务确实代表新的生产力,当然这是对于全局而言,当转向同行业的时候,立马转向封闭,格调立马出现江湖气息。
当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make love之后,他对她说,我其实不需要性,我只是为了为了让你爽,是你想爽的需求才促使了我来做的。这是多么伟大的男性啊,可与找小姐后教育小姐从良的那些家伙们相比了,这是一个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男人,这是一位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男人,这是一位属于祖国的男人。
淘宝天猫都是做商业地产的,不管租户赚不赚钱,地产商都会赚钱。淘宝免费的背后是什么,当年用免费开店打败易趣,意味着电商开店软件收费的很难做了,现在继续免费,是淘宝收费高,马上会刺激出会免费的外部电商平台,免费是一种攻击,也是一种防守。有没有很大的社会意义呢?确实有,成就了淘宝的垄断,早期的市场策略就拔高成为祖国为人民谋福利了,其实不就是为了打败易趣么?
一边高喊生态链和新商业文明,一边屏蔽了百度,马云的生态论和新商业文明论,确实对我等思考生态系统和商业社会有很多启发,只是当淘宝屏蔽了最大的营销平台百度的时候,生态就从为祖国为人民的生态,转变为以阿里为中心的生态,作为一个企业来说,这很了不起,只是在伟大的论调面前,就略显鬼魅。
直到某一时段,B2C崛起,京东、一号店对淘宝形成严峻挑战,天猫产生后,电商垄断格局才露出一丝缝隙,淘宝敢于屏蔽百度,京东们就走近百度,当电商网站越来越的时候,突然有一天,我们会发现,百度又变成电商入口了。而淘宝天猫的卖家们只能无奈的报各种活动,因为即使卖家后台的统计系统对百度不友好,卖家被圈养在淘宝系统里,在假定百度没用的前提下,进行着自己的营销。
当美丽说、蘑菇街等大批导购火爆时候,淘宝收紧了淘宝客。淘宝的外部流量联盟生态多变,虽然有不少各种淘宝客劫持存在,但是淘宝一直睁一眼闭一只眼,直到最近才批量处理,为什么?由于某些原因,以淘宝客为生的蘑菇街支持开独立店铺了,这说明了什么呢?生态系统是什么呢?
淘宝抄袭不比腾讯少,只是抄袭水平不如腾讯过去,行业里总骂腾讯抄袭,导致行业创业者苦逼白干,其实大家去看下淘宝,看看淘宝的各种五花八门的二级域名和频道,不都是抄袭新模式么。美丽说、蘑菇街火了,淘宝立马也抄了一个,做自己的导购站,鼓励一些网友用这个导购系统来导流赚钱,具体效果估计好不到哪里去,能搞到大流量的网友,一般不会傻到去干那玩儿。
为什么呢?因为绝大多数淘宝客合作网站的流量来自于百度,大一些的还有网址导航,所以,淘宝自建的众包导购玩法不可能成功,一群草根网友满大街发总不是一个事儿,即便少数人能通过微博大号等导购赚钱,但也是极少数。嗯,抄袭外表容易,抄袭生态链条就不那么容易了,淘宝抄了各种花样来希望网友多在淘宝网上滞留,但内容模式的入口是百度,而淘宝却屏蔽了百度。
腾讯抄的很多,也有很多二逼的,比如什么企鹅大战僵尸,刚上线被骂,就立马下线了,也有成功的,比如微信,最早期的微信就是抄kik,但是微信不仅仅抄了,而且有大的创新,所以,我们发现3Q大战的始作俑者周鸿祎鼓吹的微创新理念其实是最适合腾讯了。淘宝抄的不是不好,只是被框在淘宝里了,淘宝是个买卖的地方。
一直在做社交网络,为什么一直不成功?阿里做社交,不是不努力,只是不成器。淘宝做了淘江湖就N次大变动了,悄悄滴还在做湖畔等社交产品,从我多年研究web2.0的经验来说,阿里的社交网络战略一直不成功,不是阿里产品团队不优秀,不是领导不重视,是阿里的生态系统观念有问题。阿里的生态系统不是一个全网的开放式生态系统,是一个为了巩固阿里生态霸主地位的半封闭式生态系统,这就决定了很多产品本来很创新,却摆脱不了阿里生态圈的束缚,摆脱不了阿里强大的营销和销售文化束缚。
社交网络是一个以个人为中心的系统,个性化是核心点,淘宝和阿里的社交系统总是想当然地强推给用户一堆官方账号或促销信息,在这种强骚扰型运营方式的支撑下,再创新的产品也留不住用户。如果阿里做不到挡住商家们的疯狂涌入和强骚扰型广告信息,那么,阿里做什么社交系统也都做不成,因为我们不是来看广告的,我们是来阅读、来听音乐、来看八卦、来看朋友的消息。强大的营销和销售文化惯性让淘宝相关的社交网络一开始就涸泽而渔了。
来往虽然马云很重视,但也好不到哪里去,压迫式地导入用户,不是用户兴趣的自然流动进入,那么用户的相关性和粘性就很难保证,好的社交系统是种子用户自然炫耀而释放出爆炸式增长的。由于来往盯着微信,所以,要做成就更难了,因为微信和QQ一样,本质是通讯系统,通讯系统需要最广域的网友关系覆盖和高活跃度,而且具有排他性。如果低估了在线通讯系统的排他性和广域覆盖特征的威力,那么,冲的越猛,死的越惨。
阿里生态系统最大悖论是什么?你一定会骂我,到最后才直面这个标题,其实前面是帮助理解的,要不然这里显得太突兀。淘宝和天猫是一家什么公司?媒体公司。他们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卖广告,另一部分是天猫服务费和销售扣点。阿里的生态系统是什么样子呢?
阿里的生态系统严格的说不是生态系统,为什么,因为以淘宝为中心的阿里生态系统本质只是销售生态链,营销需要大范围的外部广告投放来支撑,阿里的生态里缺少没有阿里味儿的社交系统或门户网站。阿里只有通过外部广告投放模式来解决生态系统的短板,利用自己在销售生态链的积累和便利性来提高转化率,而淘宝生态内的卖家是无法通过淘宝联盟来实现社交系统投放等等。
阿里投资新浪微博,在一定意义上,让生态更完整和安全,但自己却又做了一个来往,来往却是新浪微博的竞争对手。潜台词是什么?即便来往做失败了,我们还投资了新浪微博,或是即便新浪微博失败了,我们还有个来往。阿里这种没有安全感的策略可能让自己的社交系统战略更加难以成功,甚至可能最后做不过陌陌,如果让用户加入来往只因为某某的邀请,那么,想的有点太简单了。
于是,阿里生态最大悖论就是:权力意志越来越强大,压迫了独立创新和创造力,消灭了人性的自然流动。
微信公众号:socialpr 名称:社交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