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柳华芳的blog

佛曰:柳华芳是个好和尚

归档 - 11月, 2015

600万人看发布会直播,华为Mate8为何有如此大的魔力

文|柳华芳

一场手机发布会的视频直播,600万人都在看,现场媒体和嘉宾有3000多人,张靓颖献唱,人气实在太高,上海世博大厦的大会议厅都有点热了,这便是华为Mate 8的全球首发。

半天的时间,华为Mate8的微博话题阅读量已经高达4422万,有15.3万条微博讨论,微信朋友圈已经被刷爆,这只是一个开始。华为Mate 8为什么如此引人关注,它有什么样的超凡魅力和神奇魔力呢?

业界和手机迷们的关注焦点

600万人看华为Mate8的视频直播,说明这款手机的期望值比较高,大家对新技术、新变化、新趋势充满了期待。当然,华为已经成为全球第三、中国第一的手机厂商,华为旗舰商务手机的动向也会成为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的风向标。

我总结了网友的一些重点期待:

1、麒麟950-国产手机芯片傲视全球,到底有多么强,国人自豪地围观;

2、mate 7堪称经典, 高卖700万部,创下国产高端手机记录,mate8 能做出哪些牛叉进步?

3、华为品牌力推高端,余承东喊出赶超苹果三星的目标,Mate 8会卖多么钱?

4、余承东是行业里著名的余大嘴,这一次会有哪一家倒霉的友商中枪?

5、mate7 块头大、线条硬朗、比较受男性喜爱,mate 8如何打动更多女性用户?

我在现场:华为Mate 8 发布会的亲历笔记

做为行业里比较帅的自媒体人,我参加过很多手机的发布会,不自觉地会去比较每一个细节,写此文时候已是深夜3:00,为了早上能爬起来赶飞机,我提炼出重要的部分说,重要的东西也只说一遍了。

1、麒麟950确实牛叉,是全球首颗16nm FinFET plus 工艺的SoC芯片,能效比提升70%,GPU性能提升125%,CPU性能提升100%,节电能力突破30%。比市面上任何一款已经商用化的手机芯片都更牛,创造了中国芯片史的一个里程碑,国人骄傲,整个行业(哪怕是竞争对手)都在致敬华为,华为是一家民营企业,他们创造了民族骄傲,这是我们企业界的好榜样。

2、余承东说到做到,华为手机更重视整体性能和体验,即便是又了麒麟950这样强大的芯片,华为mate 8也没有采用 2k屏。事实上,人的肉眼根本区分不出2k,mate 8 是业内首款采用6寸负向液晶屏的旗舰机,却果断拒绝2k屏,佩服华为的勇气。一个完美的手机产品,并非是高配硬件的简单堆砌,好产品往往不是懂得做加法,而是更懂得做减法,正如大胸女人跑不快一样,整体性能才是正确的产品决策。

3、4000毫安大电池,加上麒麟950芯片本身的省电优化30%,再加上华为独创的芯片级“统一心跳”技术,从基带侧处开始省电监控和智能识别,后台省电可达50%,mate 8的续航问题不用担心了。

4、隐私与安全。华为Mate 8 在这方面了很多加密保护,其中有实时全盘加密、安全键盘、SD卡锁等,并配备了芯片级伪基站侦测技术,还有加密短信功能,处处黑科技,这里不一一说了,全说了,估计要几万字。伪基站侦测这个是基于麒麟芯片,当然是基于华为通信老本行的技术积累,这些安全方面技术都很有用,做为商务高端旗舰级,很值。

5、价格。按照内存容量、存储空间等有2999、3299、3699、4399四个价位档,按照华为的硬件配置和工艺水平,卖的真心不贵。说心里话,比买苹果、三星的更值,华为产品品质做的很不错,我用过好几部,整体性能好、续航好、耐摔是华为手机的共同特点,当然,mate 8这样的好手机,大家就尽量别摔坏了。

花里花外:带给我的一些惊喜和惊讶

1、惊喜:张晓云的演讲很棒,老余负责发布产品,晓云负责传递情怀,而且优雅、真诚、动人,无怪乎胡一虎调侃她别抢自己的主持人饭碗。

2、惊喜:华为手表 huawei watch 做的很漂亮,一看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不像苹果那样的玩具表,无论你是真高端商务人士或成功人士,还是买来装逼用,huawei watch 都比apple watch更加靠谱。

3、惊讶:余承东发布mate 8的时候,全场注意力极其集中,只看到一排排手机在拍照,看不到交头接耳,这是一场绅士发布会。没有刻意挑逗的欢呼,也没有做作的尖叫,包括华为高端的风格演讲风格都是优雅、平静、温情范儿的。

4、晚上回酒店,看到朋友圈里都在转“中国A股里科技企业研发投入总和不如华为一家,联想10年研发投入不到华为一年投入的2/3”,意料之中,但还是很惊讶感叹。华为敢于每年投入几十亿人民币在芯片级技术研发上,华为不愧是中国第一科技企业,任正非不愧是企业家教父。

年中去西藏玩的时候,同行的韩老师说“中国真正的企业家只有一个人,就是任正非,其他的只是成功的商人”,当时我一直觉得此观点太偏激,可是看看华为做事的方式、态度、执行力,我越来越认同这个观点了。任正非也慧眼识英才,选择了余承东,华为终端的崛起是传奇,也是一种必然。

微信公众号:小芳    独立思考

星期五, 11月 27th, 2015 未分类 没有评论

美团外卖品牌升级,“新美大”O2O场景扩张

文|柳华芳

北京一夜入寒冬,大雪而至 ,叶落满地,人们说终于有了当年北平的味道,朋友圈充满了雪景和诗意。

大街小巷的人群变得稀稀落落,背着橙色保温箱,美团外卖配送员们依旧穿梭于楼宇、学校、社区之间,成为城市里别样的风景。

几天前,美团外卖对外宣布了新的品牌标识,icon从“一碗饭”变成了袋鼠,袋鼠的“袋子大、物品多、跑得快”等特点更能展示美团外卖的新定位。美团外卖的slogan变成“美团外卖,送啥都快”,目标锁定全品类,强化配送能力,这也意味着美团外卖将会覆盖人们的方方面面。

美团已经进入了新美大新阶段,外卖成为独立事业群。在新美大成立之前,美团外卖已经在两年的时间后来居上,凭借线下团队高效的执行力和线上的技术产品优势,现在已经占据了外卖行业四成以上的市场份额,排名高居第一。这次的品牌升级,我们可以理解为新美大越来越看重外卖这个高频业务,兼有强入口属性和即时物流覆盖能力,会带来不一样的生态模式。

品类扩张:不仅仅是送餐,从功能型到平台型

美团外卖换标袋鼠,朋友圈里讨论颇多,但多数在讨论图标设计,互联网圈的八卦精神有时候也是毒药,让人容易忽视重要的事儿。换标是美团外卖品牌升级的一个里程碑,由于美团外卖在外卖领域的领导地位,美团外卖的品牌升级也意味着外卖市场的一次大升级要全面到来了。

外卖是一项比网购还要高频的o2o业务,美团外卖的日订单量已经高达300万,从送餐扩展到商超、鲜果、甜品、药品等类目是自然扩展。一公里生活圈的方方面面需求正在接纳o2o,美团外卖则顺应消费者需求进行自我升级,变身都市生活的亲密助理。

品类扩张是品牌升级的推动力,一方面是生活需求的深度满足,一方面是美团外卖闲时物流的充分挖掘,从市场占有和自我挖潜的两个维度都是必然走向。伴随着全品类扩张和覆盖,美团外卖也从功能型阶段进化到平台阶段,一步步地从业务模式升级到生态模式。

外卖重定义:改变生活方式,即时物流成就懒人经济

美团外卖进行了一次全品类升级,将人们对外卖的认知从送餐服务中解放并重塑,当年他们重新发现了外卖市场,如今再一次重新定义外卖。外卖重定义是美团外卖的成人礼,也是外卖开始全面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美好开端,信任一旦形成,一切变革就扑面而来。

外卖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源自于人们对时间成本的认知提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懒人经济。在美团这样的强入口o2o平台之下,有大量订单需求的支撑,跑腿儿成为一个有不错收入的工作,也催生了即时物流的生态创新。

一公里生活圈的打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信任美团外卖来做自己的生活助理,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小憩一会儿或做更有趣儿的事儿。外卖并没有改变物理世界,却用连接的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美团外卖打造的即时物流体系正在成为城市生活的毛细血管,连接就是创新,你我的时空也因连接而改变。

后外卖时代:消费习惯已养成,跑腿儿成为大生态

美团外卖的一次重大品牌升级,在外卖领域是一件大事,想必也会引发同行业的跟进,接下来的一年,中国的外卖市场可能全面进入到全品类的后外卖时代。经过两年多的补贴大战,人们对外卖服务的消费习惯已经养成,人们对自己时间的认知改变了,外卖正式成为我们的生活助理,跑腿儿终于成为大市场、大生态。

在美团外卖的换标和品牌升级之后,美团外卖的细分业务也将融合高频、中低频类目,可以覆盖到更多的生活场景,办公室、家庭、生日宴会、感冒宅居等都将是美团外卖大显身手的场景需求。

即时物流成为美团外卖的核心竞争力,品类扩展也可以看到美团外卖即时物流能力的一次弹性扩展,这样的生活圈、商圈即时物流能力是真正的蚂蚁雄兵。在未来,美团外卖的数据资产也是金库,可以挖掘出个体或群体的饮食习惯、营养建议等等,同时,美团外卖的每天300万订单就是300万次面对面,美团支付的线上线下打通能力非常值得期待。

小结:

美团外卖的成功源自于解放了人们的时间成本,同时解决了商家的空间成本,用连接方式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作为o2o巨头,新美大在我们生活中的渗透率越来越高,由于用户密集于新美大的超级app航母,生态链不断扩张,进击的新美大正在开启自己的时代,更美一点,就在身边。

微信公众号:itechsir  只有科技才能拯救中国足球

星期二, 11月 24th, 2015 未分类 没有评论

美团外卖品牌升级,“新美大”O2O场景扩张

文|柳华芳

北京一夜入寒冬,大雪而至 ,叶落满地,人们说终于有了当年北平的味道,朋友圈充满了雪景和诗意。

大街小巷的人群变得稀稀落落,背着橙色保温箱,美团外卖配送员们依旧穿梭于楼宇、学校、社区之间,成为城市里别样的风景。

几天前,美团外卖对外宣布了新的品牌标识,icon从“一碗饭”变成了袋鼠,袋鼠的“袋子大、物品多、跑得快”等特点更能展示美团外卖的新定位。美团外卖的slogan变成“美团外卖,送啥都快”,目标锁定全品类,强化配送能力,这也意味着美团外卖将会覆盖人们的方方面面。

美团已经进入了新美大新阶段,外卖成为独立事业群。在新美大成立之前,美团外卖已经在两年的时间后来居上,凭借线下团队高效的执行力和线上的技术产品优势,现在已经占据了外卖行业四成以上的市场份额,排名高居第一。这次的品牌升级,我们可以理解为新美大越来越看重外卖这个高频业务,兼有强入口属性和即时物流覆盖能力,会带来不一样的生态模式。

品类扩张:不仅仅是送餐,从功能型到平台型

美团外卖换标袋鼠,朋友圈里讨论颇多,但多数在讨论图标设计,互联网圈的八卦精神有时候也是毒药,让人容易忽视重要的事儿。换标是美团外卖品牌升级的一个里程碑,由于美团外卖在外卖领域的领导地位,美团外卖的品牌升级也意味着外卖市场的一次大升级要全面到来了。

外卖是一项比网购还要高频的o2o业务,美团外卖的日订单量已经高达300万,从送餐扩展到商超、鲜果、甜品、药品等类目是自然扩展。一公里生活圈的方方面面需求正在接纳o2o,美团外卖则顺应消费者需求进行自我升级,变身都市生活的亲密助理。

品类扩张是品牌升级的推动力,一方面是生活需求的深度满足,一方面是美团外卖闲时物流的充分挖掘,从市场占有和自我挖潜的两个维度都是必然走向。伴随着全品类扩张和覆盖,美团外卖也从功能型阶段进化到平台阶段,一步步地从业务模式升级到生态模式。

外卖重定义:改变生活方式,即时物流成就懒人经济

美团外卖进行了一次全品类升级,将人们对外卖的认知从送餐服务中解放并重塑,当年他们重新发现了外卖市场,如今再一次重新定义外卖。外卖重定义是美团外卖的成人礼,也是外卖开始全面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美好开端,信任一旦形成,一切变革就扑面而来。

外卖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源自于人们对时间成本的认知提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懒人经济。在美团这样的强入口o2o平台之下,有大量订单需求的支撑,跑腿儿成为一个有不错收入的工作,也催生了即时物流的生态创新。

一公里生活圈的打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信任美团外卖来做自己的生活助理,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小憩一会儿或做更有趣儿的事儿。外卖并没有改变物理世界,却用连接的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美团外卖打造的即时物流体系正在成为城市生活的毛细血管,连接就是创新,你我的时空也因连接而改变。

后外卖时代:消费习惯已养成,跑腿儿成为大生态

美团外卖的一次重大品牌升级,在外卖领域是一件大事,想必也会引发同行业的跟进,接下来的一年,中国的外卖市场可能全面进入到全品类的后外卖时代。经过两年多的补贴大战,人们对外卖服务的消费习惯已经养成,人们对自己时间的认知改变了,外卖正式成为我们的生活助理,跑腿儿终于成为大市场、大生态。

在美团外卖的换标和品牌升级之后,美团外卖的细分业务也将融合高频、中低频类目,可以覆盖到更多的生活场景,办公室、家庭、生日宴会、感冒宅居等都将是美团外卖大显身手的场景需求。

即时物流成为美团外卖的核心竞争力,品类扩展也可以看到美团外卖即时物流能力的一次弹性扩展,这样的生活圈、商圈即时物流能力是真正的蚂蚁雄兵。在未来,美团外卖的数据资产也是金库,可以挖掘出个体或群体的饮食习惯、营养建议等等,同时,美团外卖的每天300万订单就是300万次面对面,美团支付的线上线下打通能力非常值得期待。

小结:

美团外卖的成功源自于解放了人们的时间成本,同时解决了商家的空间成本,用连接方式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作为o2o巨头,新美大在我们生活中的渗透率越来越高,由于用户密集于新美大的超级app航母,生态链不断扩张,进击的新美大正在开启自己的时代,更美一点,就在身边。

微信公众号:itechsir  只有科技才能拯救中国足球

星期二, 11月 24th, 2015 未分类 没有评论

微博产品与运营渐入佳境,货币化能力提升明显

文|柳华芳

北京的气温骤降至零下十七度,美好的季节层次感已久违,十一月刚欢送了双十一,又进入到密集的财报季,微博的三季度财报如期而至。

微博财报数据越来越好,从数字上看,活跃用户和应收增速比较喜人,9月日活(DAU)1亿,较上年同期增长30%,月活用户高达2.22,第三季度净营收1.247亿美元。微博已经连续六个季度活跃用户数高增长,连续四个季度保持盈利,进入到一个良性发展的新里程碑阶段。

在过去的一年里,微博在产品、运营、货币化等方面都做了很多改进,正在多层次地构建出自己的内容生态闭环,在信息流用户体验上做了大量降噪优化和体验升级,比如平衡企业内容权重、长微博的卡片化呈现、秒拍视频的页内播放等等。可以看出,微博的产品与运营已经渐入佳境,货币化能力也提升明显,中国社会化媒体之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

内容生态:产品全景化,用户资产释放

微博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一直在推动自己的自媒体生态,并在垂直领域不断深化ugc和pgc,同时,推出打赏功能,前9个月的自媒体分成已达1.7亿元。微博粉丝头条等产品称为自媒体群体喜爱的自推广产品,内容生态和自媒体成长体系形成了有机的融合,进而产生内容闭环生态。

微博有最广泛、最密集的中国社会精英群体,有不可替代的优质用户资产,这是微博核心资产,也推动着微博的产品模式和运营模式不断进化。时至今日,微博用户增速喜人,营收能力稳步提升,说明微博过去一年多的产品满意度明显提高,微博产品正在呈现出全景化趋势,并进行深度垂直场景的产品再造,如股票、秒拍、电影、音乐、相机等等诸多场景深化都会拓展微博的全景化和多样化的产品生态。

一切产品都是服务用户的,微博内容生态的繁荣来自于其优质用户资产,内容生态+用户资产驱动产品全景化创新,也驱动着运营模式的创新。像微博话题就是产品和运营的双向创新产物,这个产品的成功也引来了twitter的抄袭,当然最近两年基本上是twitter在抄微博,说明微博的产品创新力和社会化媒体生态运营水平更高明。

原生广告习惯养成,货币化能力提升显著

微博三季度净收入1.247亿美金,平均每月的净收入大约2亿多人民币,微博的成长更加稳健,相比之下,美国的同行twitter在第二季度还处于高亏损状态,抛去汇率因素,微博的营收运营质量要远强于twitter。

微博的广告客户数目已经高达50万,接近于百度的2013年客户数水平,说明微博平台对于广大企业有很强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也说明微博的成长空间十分宽阔。微博的广告形态主要是原生广告和品牌广告,品牌广告大多数落地页也多数以原声内容活话题为主,原生广告的投放习惯和认同度在不断提升,是微博稳定增收的法宝。

微博支付用户已达4800万,微博正在培养起自己生态内的用户支付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将带来了化学反应,并推动微博账号资产的升值。在中小企业广告主和个人用户自助式推广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微博的收入引擎马力越来越强,货币化能力提升也将是生态级的有机成长。

微博看点:社交流媒体广告vs垂直生态走多深

在财报发布之时,微博ceo王高飞透露,将在适当时候推出流视频广告,进一步增加品牌客户收入。这是一个很强烈的市场信号,最近半年里,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问我“秒拍这个产品牛逼啊,傍上了微博,好多人在用啊”,他们不知道秒拍是微博的自家垂直产品,这从用户角度反馈出了微博流视频的受欢迎度,这样的数亿级别播放量的流视频资产是微博创新原生流视频广告的天然场景,买微博股票的朋友可以盯着这个产品的发布。

微博流视频大多数是短视频,我也看到一些较长的视频,这种产品形态与微博移动为先的产品场景很融洽,用户体验也更好,微博可以通过前置贴片、后置贴片、底部贴文等多种方式构建出崭新的广告形态。全球范围内,facebook也在尝试类似的广告产品,按照王高飞的故意透风,微博的流视频广告可能不用等太久,一旦推出,收入增速会更喜人,传统视频网站可能会感到十分焦虑。

微博的运营重心是垂直领域生态构建,大家都很关心微博垂直化到底会走到多么深,毕竟大平台的产品战略会影响很多人的工作方式和创业模式。微博把长微博的信息流展示形式升级为卡片式,体验更好,也与母体更加体验一致化,而在股票、视频、相机等方向则推出了自己独立的app。由此可见,微博非常在意自己垂直内容生态的生态链深度,在一些核心垂直领域通过独立app来构建深度互动和二级商业体系,或许下一个垂直app会是微博旅游。

星期五, 11月 20th, 2015 未分类 没有评论

电商升级华强北,创客们的春天要来了

文|柳华芳

深圳华强北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是中国智能硬件产业的核心产业地带,中国的智能手机、音响、路由器等无数硬件产品都出自深圳这片创新沃土,而中国3c类产品的电商之王在北京,京东和赛格牵手带给华强北创客们一份温暖的春意。

11月18日,由赛格集团创办的赛格国际创客产品展示推广中心在深圳华强北盛大开业,京东互联在其中为众多创业企业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C2B平台,并为消费者提供融入式的极致生活体验。

为推进线上线下产业链融合,京东在9月份成立了京东互联项目,此番合作是京东互联迈出的重要一步。京东3c有着非凡的产业链地位,也是京东商城的王牌类目,他们在过去的双十一期间订单量超过2800万,牵手赛格是一次创新的c2b零售模式探索,也为创客们带来了品效合一的新生态红利。

京东力推电商3.0升级,深层布局智能产业链

京东与赛格合推赛格国际创客中心,深扎创客创新产品产业链,在产业发展的早期撒下种子,京东3c是在布局未来,如果用投资行业的话来说,京东的做法属于投资跑道。

将线下体验平台与自己的线上销售平台打通,京东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电商优势,用户、数据、体验、物流等京东资产和体系集合成一个高效的、精准的、前瞻的c2b创新引擎。

数据驱动产业链整合,京东在推进电商3.0的进化,也通过线下线上的渠道融合、数据挖掘、产品定制等完成从0到1,从美好的理念到美好的产品。京东做这些努力,不是为了今天,他们已经是3c零售平台老大,这一切都是瞄准未来消费趋势,是在站在未来看现在。

让好产品不被埋没,华强北的电商之春

华强北是一个硬件创业者密集的地方,这里不仅有产业巨子,也有很多充满创意和梦想的中小创业公司,过去的零售渠道是封闭和割裂的,创客们有好产品也不一定能卖出去。

京东与赛格共同打造创客中心,为创客们提供一个高品质的展示平台,也为他们提供了打通线下真实体验和便利电商购买。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等方式直达京东购买产品,无论是线上客流,还是线下客流,都可以为创客们带来更有价值的回报。

让好产品不再被埋没,京东的消费者数据为创客们提供了一个准确的市场需求图谱,创客们则可以创造更接地气的创意产品。北京的温度陡然降到零下十七度,华强北的创客们迎来了电商之春,京东3c深度垂直培育产业链的计划在多品类开展,华强北迎来了用好产品和品牌证明自己的时候了。

未来电商思考,无界零售是明日世界吗?

作为中国最大的自营为主b2c平台,京东在3c家电等产业链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但是,京东却更看重产业链的未来,他们不仅要做好自己和现在,也已经在布局产业链和明天。

刘强东曾经说过,未来零售业将没有线上线下之分。而如今京东赛格合作可以看到是京东数据能力的一次线下大实验,京东似乎在告诉我们,无论线上零售,还是线下零售,京东的消费者数据和智能分析都可以推动生态化学反应。

我们生活在充满智能设备的世界里,我们生活的空间也正在被重塑,那么,刘强东的未来电商观点或许正是预示着未来的零售业态是跨界或无疆界的。无界零售才是终极目标,京东的一切努力,或许正是在开启明日世界之门。

星期五, 11月 20th, 2015 未分类 没有评论

辞职信登报,谁在揶揄线下超市?

/柳华芳

《都市快报》的20日头版出现了一个离奇的广告,这是一封来自线下超市的员工辞职信,但大幅广告里没有看出真正的广告主是谁?这是哪个员外如此任性,见过做好事不留名的,没见过打广告不留名的,这让王思聪情何以堪啊。

这一封辞职信登报,击中了多少线下超市基层员工的难言之痛,也击中了线下零售业的软肋,谁在人家伤口上撒盐?网上超市的嫌疑最大,是总部设在帝都的的京东超市,还是杭州家门口的天猫,或是上海的一号店,抑或是某个国外的洋财神?

线下超市大多数员工成长体系固化,基层员工往往出于长期的低薪、高频、高时长的工作状态下,基本上没有更好的职场上升通道。同时,由于线下超市的空间限制,一个超市的营收能力很容易达到瓶颈,而租金成本等却在不断提高,客观上压缩了利润空间,这也是线下超市的无解命题。

无论是沃尔玛,还是家乐福,或是711,线下零售生态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今被投广告不留名的奇葩们如此挪揄,实在是伤心太平洋。隔空调戏挪揄线下超市,实在是猫能忍狗不能忍,天猫和京东,必是其中一家,苏宁这样的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不可能这么玩。

老板:当我老了,我不想只有空空的相册和瘪瘪的钱包!我走了,去远方。。。。一组小李,这么有诗意的辞职信,这样的人才确实没法在线下超市干了,人生的美好年华总是短暂的,要消耗在美好的事物上。

线下超市被挪揄的背后,是一次线上线下零售大碰撞,线下超市的模式已经到了尽头,人才流失是必然的,只是挪揄线下超市的那个金主能出多么好的薪水和成长空间呢?

线上超市不需要收银员,后端重前端轻,线下超市则是后端和前端都很重,线下超市不太可能有多少想象力了。当然,对于线下超市的一线员工来说,除了薪水问题,更重,他们的工作环境也并不好,很多超市都是建在地下,空气流通性并不好,整天都见不着太阳,即便是没有雾霾的日子里。

线上超市打破地理限制、空间限制,整个中国只需要一个京东超市或天猫超市,而不用像线下那样无数个实体店,模式的不同带来人力结构的不同,也带来了更好的薪水回报和成长空间。

电商巨头们史无前例地推动线上超市,线上零售即将洗礼线下零售,线下超市的苦日子真的要到来了,大时代之下,去远方是不错的选择,去远方流浪,还是去远方探险,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来自于选择。

一组小李,你或许要抓紧办理辞职手续,弃暗投明,抓住线上超市的爆炸式发展大机遇,让钱包充实起来,带着姑娘一起去远方畅游。

星期五, 11月 20th, 2015 未分类 没有评论

全面开放生鲜冷链,京东物流能否再创神话?

文|柳华芳

京东崛起是中国互联网十年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在BAT统治互联网的情况下,行业里一度失去了冲击巨头笼罩的信心,巨头们可以通过复制产业或业务而杀死创业企业,那些年月堪称互联网创业者的黯淡时光。

当年倔强自建物流不被世人理解,同行说京东是傻大黑粗,但让京东杀出重围的恰恰是京东物流,有了京东物流护航,京东的购物体验优势变成了行业竞争门槛。

京东重体验模式的成功带来了商界反思,中国互联网也从轻模式时代走向重模式时代,创业者开始理性思考、贴近实业,不再像过去那样追求轻模式和快公司了。

如今的京东已经进入互联网四巨头队列,业务子集也越来越多,物流成为京东最底层的能力支撑,一直在不断地加强和壮大。但是,京东物流没有满足从1到N的增量成长,而是积极实现生鲜冷链物流的从0到1,不断试验,不断迭代,京东生鲜冷链配送覆盖城市已达35个,7个城市实现了当日达服务,11月5日正式向商家开放可以说是京东生鲜冷链物流的成人礼。

生鲜电商十年荆棘,冷链物流是心头之痛

很多人都有一个生鲜电商梦想,这样的梦想延绵十多年没有中断过,生鲜电商创业者前赴后继地尝试突破,却总是无法真正冲破成本生死线,而大家的心头之痛便是冷链物流。水果生鲜冷链物流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但是由于各种条件受限,这么多年下来,生鲜电商一直是背着包袱前进的。

水果生鲜吃的就是一个鲜字,这决定了商品从产地到餐桌必须有全程冷链护航,否则只能做小区域的分发,冷链物流既要讲成本,又要讲效率,可谓物流业里的最难啃的骨头之一。快递业经过多年发展也摸索了一些解决方案,比如泡沫盒加冰块,但是,这些下来,包装加运费的成本往往超过二十元,完全没有成本优势,也制约了生鲜电商的规模化发展。与此同时,泡沫盒也可能成为新的不可降解垃圾,为城市环保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

京东从家电3C起家,在标准品仓储物流方面早已非常成熟,在进军消费品业务之后,京东已经成为水果生鲜电商核心平台,生鲜冷链物流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京东开始尝试冷链物流,这一切对于京东物流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京东打造自己的冷链物流体系也花费了不小的力气,11月5日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节点,京东冷链体系已经完成从0到1的原型摸索期,开始进入到平台成长期。

生鲜冷链需求多样化,京东冷链是个技术活

泡沫盒加冰块的宅配模式堪称冷链配送的原始阶段,除了不环保和成本高,在面对不同生鲜产品配送场景时,灵活性很差,只能是生鲜冷链的一个过渡阶段。而京东生鲜冷链采用专业研发的温控技术、材料、设备,保温材料经过了多次测试和迭代升级,这些材料往往用于疫苗等医疗药品的保存和运输,在安全性和设备可复用方面做出了巨大的革新。

11月5日,京东物流正式开放生鲜冷链体系,生鲜商家可以接入京东冷链服务了,京东冷链可以做到实时保持对商品、冷媒温度的监测,已经实现了真正的全程“冷链”物流。除此之外,京东还会投入专业的冷藏车、配送人员和运营管理系统,并对仓储、分拣、运输、配送等各环节进行优先配载和配送,充分保障生鲜快件的配送时效和商品品质。

当然,京东物流的眼界颇高,对待生鲜冷链的态度不只是送货,还要做到可数据化的实时跟踪体系,将在温控技术、材料、设备方面都花了大力气,还研发了专业的精细化运营管理系统。京东冷链的变态级标准要求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技术活儿,可以应对水果生鲜的多样化冷藏场景需求,所以,京东物流花了很长时间来打磨自己的系统,不是一个凑合能用的系统,而是一个能够满足需求多样性和规模化成长的弹性生鲜冷链系统。

开放冷链:京东的一小步,生鲜电商的一大步

京东冷链在京东自营体系里已经试运营了好长一段时间,配送范围也在一步步地扩大,从安溪高端茶叶、青啤原浆啤酒,到阳澄湖大闸蟹,京东冷链体系越来越完善,并能够应对复杂的生鲜冷鲜需求。青啤原浆过去都是不出市,自从有了京东冷链当日达,北京、上海等多地网友都可以喝到新鲜口感的青啤原浆啤酒,京东冷链事实上催生了原浆啤酒电商这个细分品类。

京东生鲜冷链第三方商家订单的配送范围已覆盖35个城市,7个城市实现当日达,这一切还只是刚刚开始,唐朝的贵妃吃个荔枝都要“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如今的我们却只需要在京东下个单,一骑红色的京东配送蹦蹦车就送货上门了。如果时光可以穿越,唐明皇一定哭晕在南墙下,大喊“爱妃吃个荔枝,耗尽了大唐,你们这些后人吃个荔枝,却只要指头点两下,朕去见太宗啦”。

京东的一小步,生鲜电商的一大步,生鲜冷链从此不再是鞋里的沙子,京东生鲜冷链物流用自己的技术重塑了生鲜冷链模式,也将生鲜冷链推进到了一个智能化和数据化的时代。我们这些从业者也看到了京东的另一面,京东的重体验模式不是人海战术堆出来的,而是由专业化、数据化、智能化的现代供应链系统打造出来的,不是傻大黑粗,而是处处黑科技。

八年进化史,京东生鲜冷链能否再创神话?

京东物流对于京东的重要性已经不需要太多笔墨,这种重要性就犹如海思麒麟芯片对于华为终端的重要性一样,是一种竞争对手非常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太难了!京东物流的专业化八年进化史,太难了;华为海思麒麟芯片十五年研发;太难了;伟大的企业会坚韧地去实现从0到1的创造,而不是一味地向现实妥协,京东物流成就了京东,海思麒麟也正在成就华为手机。

做电商的企业很多,做快递物流的企业也很多,但是,真正意义上把生鲜冷链做到极致的却是京东物流,一方面是京东的互联网基因,另一方面是京东不走捷径的战略定力。普通生鲜电商平台或快速公司只会用传统思维做从1到N的复制,而京东物流却坚定地突破从0到1的模式创新,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能力最终也将产生不同的格局。

京东物流全面开放生鲜冷链体系,意味着京东冷链即将进入到高速扩张期,也意味着京东生鲜水果等冷链需求类目将迎来平台级的高速增长。过去京东生鲜一直是收着做,现在可以放开手更快成长了,生鲜电商迎来京东生鲜冷链物流生态的红利,这是一个裂变的时代,京东生鲜冷链完全有能力可以再造一个京东神话。

星期五, 11月 20th, 2015 未分类 没有评论

京东财报里没有告诉你的那些秘密

文|柳华芳

北京的天空终于看到太阳了,连续的雾霾天让人透不过气来,一丝阳光射进来,就足以点亮整个心情。

昨天下午,京东公布了2015年第三季度财报,股价应声大涨7.7%,一系列高亮数据表现也带动了中概股的适度回暖,高增长势头继续延续,同比增长速度是阿里的2.5倍。

第三季度,京东交易总额(GMV)达到1150亿元,同比增长71%,不算拍拍收入的核心的GMV 1110亿元,同比增长76%;净收入为441亿元,同比增长52%,服务与其他项目的净收入为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截止第三季度的年月活跃用户数1.319亿,同比增长59%;三季度完成订单量3.297亿,与2014年第三季度1.78亿相比,同比增长85%,其中,通过移动端渠道完成订单量占比52%,同比增长超过210%。

相比阿里巴巴三季度GMV同比增长28%,京东同比增长76%是一个震惊的高增长率,当然,也远高于全国网上零售业的36%增长率,大体量的京东保持着两倍于行业速度、2.5倍阿里速度的高增长势头,即便第三季度是一个夹在618和11.11中间的季度。

高增长,高增长,高增长,还是高增长

在京东上市后一年多时间里,每一个季度的财报都有一个重要关键词,那就是“高增长”,对于自营业务为主体的京东而言,持续高增长的成绩是给力的,当然,年年月月高增长,每季剧情各不同,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同样是中国实体经济不太景气的大背景,京东的增速是阿里的2.5倍,一方面说明京东活跃用户数增长带来了横向增长,另一方面说明阿里的用户规模增长也基本上到天花板了。从宏观来看,京东未来高增长状态至少还会保持两年以上,阿里的增速则可能降到20%以下。

京东的移动端增速凶猛,移动端完成的订单量占比过半,几个季度下来,京东的移动端表现已经稳定高速增长,移动端可以带来更多的浏览时间和订单量,在未来移动端的贡献占比还会更高。京东在大力推动农村电商和渠道下沉,三四线、甚至五六线城市或城镇的京东购物习惯正在逐步养成,在这些市场里,消费者移动购物的场景会更加主流化,这是京东移动购物增长的动力,也是京东母体高增长的用户推动力。

服务项目收入增速猛,平台生态的变现能力提升

在众多财报的数字中,服务与其他项目的净收入为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这个高增长非常值得去研究和探讨。在国人已经习惯于京东购物之后,京东的交易总额高增长是意料之中的事儿,而服务项目的高增长却是京东自身生态格局突破的重要坐标。

京东开放平台已经入驻9万商家,当然,这是京东收着做的,服务收入的高增长意味着京东平台生态更加有机化,营销工具也日益强大,商家们开始在京东平台使用更多的增值服务。由于服务项目主要是技术产品驱动的,往往有很高的利润率,这对于重体验模式的京东来说,是很宝贵的高利润的收入构成。

服务收入的猛增,说明商家对京东平台的认可,也说明了京东平台生态的变现能力更上一层楼。伴随着京东开放平台商家规模不断增加,服务收入对京东的利润贡献会更大,服务项目的生态体系走向正向循环,也将会带动京东云计算等技术支撑基础设施收入的高增长,并推动京东平台的收入结构均衡化。

张晨出任京东CTO获官宣,京东的技术资产升级

四月份媒体报道张晨担任京东技术负责人的消息,京东在公布第三季度财报的时候正式官宣了这一任命,空缺三年的CTO职位终于有了超级大咖。一个互联网巨头需要一个顶级的CTO,一个庞大的互联网经济体需要构建复杂却稳健、高效、弹性的平台支撑能力,这样的能力是保证其成长格局的底层基础。

在中国互联网圈,真正操盘大平台计算和广告系统的大牛其实并不是很多,张晨在雅虎干了18年,雅虎中国已经消失很久,但雅虎的北京研究所却一直是雅虎很重要的研发中心。张晨主导过的研发项目设计广告体系、个性化、云计算等众多互联网核心产品项目,而这些项目恰恰是当下京东最需要强化的业务,京东的技术产品布局很深,正等待着一次大升级和大裂变。

张晨出任京东CTO,是京东的技术资产升级,也是一次将京东技术服务能力提升到顶级水平的重要任命。京东的广告、云计算等都是京东潜在的高成长业务,也是京东驱动的重要突破口,张晨的到来是一场及时雨,京东的技术驱动也将会迈上新台阶。技术驱动产品和服务收入的高增长,这是最佳的互联网营收模式,希望早一天看到京东技术和基础数据类产品收入能够在京东财报上闪亮。

京腾计划是翻转阿里的大杀器,pony和东哥是真爱

在双十一前夕,京东和腾讯公布了双方深度合作的“京腾计划”,双方将进行数据层面的打通,让京东的商家可以更加便利地在腾讯社交网络场景进行品牌营销。从形态上,京腾计划有点像京东版的“阿里妈妈”,京腾计划的直接影响就是腾讯精准社交流量将会大规模导入京东,京东卖家也将可以自主化投放社交广告,卖家的广告营销体系将会更加自主化和实时化。

京腾计划产生的生态推动力将会是很惊人,会是京东开放平台超高速增长的一个营销引擎,有了京腾计划作为用户和流量支撑,京东开放平台可以更快做大规模了,而且平台的生长将会更加生态化和有机化。当数万个卖家都在积极主动地投放广告推广自己京东店铺和商品的时候,平台的效能将会远远大于依赖京东站内资源,京腾计划给京东带来的可能是一场格局上的大提速。

有了京腾计划,加上京东与QQ、微信的入口级整合,京东未来的流量不用愁了,用户增长也不用愁了,在腾讯的帮助下,京东的年活跃用户规模破2亿也就是一年内发生的事儿。按照大腾讯超过8亿的活跃用户数来说,京东未来用户规模突破3亿、4亿都是顺理成章的理性预期,pony哥和东哥在一起,电商格局的翻转也许并不需要太久。

微信公号:itechsir 科技改变世界

星期三, 11月 18th, 2015 未分类 没有评论

场景革命:摇一摇激活近场服务,一个动作改变了世界

文|柳华芳

移动互联网连接世界,我们处在一个连接的时代里,微信将枯燥的手机通讯录和短信变成了趣味互动的移动社交,连接需求的解决让微信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超级APP。

很多创业者在想模仿微信再造一个超级APP,但是网民们却不买账,微信作为超级入口的价值已经越来越不可替代。正因为这种不可替代性,在微信大生态里,摇一摇周边才可以长成一个近场服务的垂直生态体系。

我们生活在各种场景之中,有安静的,有吵闹的,有朋友的,有公众的,现实场景一直都在,却往往是孤独寂寞冷。微信摇一摇周边出现以后,他们做了很多生态培育工作,培养商家们的近场服务意识和摇一摇周边运用,也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

连接场景,激活场景,创造场景

2015年4月,微信团队推出近场服务产品“摇一摇周边“,过去我们摇一摇是因为好玩,现在摇一摇周边却能够发现越来越多实实在在的福利:微信团队将商超、机场、景区、会议、餐饮等众多现实场景都连接在了摇一摇周边里,全新的互动模式正在快速铺开,场景革命正在发生着,近场服务的新商业也开始萌动发芽。

2015年4月”摇一摇周边“产品刚上线就和西单大悦城展开了深入合作,帮助后者解决线下体验的难题。在西单大悦城研策部总监张灿看来,”摇周边“可以解决导流和引流的问题,让顾客在第一时间知晓商场内的活动,通过娱乐的方式大大提升用户粘度。活动结束后,张灿发现,由于增加了通用券,西单大悦城的回券率达到了80%,效果可谓立竿见影。基于8个月时间的持续积累,西单大悦城俘获了25万粉丝。

“摇一摇周边”和家乐福的合作案例也非常经典,家乐福首次使用“摇一摇周边“参加用户即达到5000人,第二次广告达到2.1倍PV,在用户之间形成了较强的口碑效应。2015年7月10日至24日,在湖南卫视、北京卫视、东方卫视播出家乐福20周年广告期间,用户跟着广告使用微信摇一摇就可以摇到全国20个城市通用的家乐福现金券,滴滴打车优惠券等。在8月份,家乐福在某些门店设置iBeacon,消费者进入家乐福后使用微信摇周边可摇出家乐福入驻商铺的优惠券,微信摇一摇也让家乐福变成了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家乐福中国CMO余莹透露,未来家乐福每个门店计划部署十个iBeacon,布局在门店重点销售区域,同时家乐福还和分众传媒合作,通过室内电视滚动播出相关信息,这意味着家乐福借助iBeacon变成了广告分发平台。

2015年7月大鸭梨接入“摇一摇周边”功能,7月6日,大鸭梨在微信公众号上宣布,旗下60多家门店共同参与大鸭梨双吃节,顾客到店可通过微信摇一摇参与到双吃节中来。根据官方数据,当天48家店面摇一摇参与总人数达到6000+,摇一摇次数达到22804次,现场摇到卡券数量为13643张,通过朋友圈分享出去的卡券达到8309张。

大悦城,家乐福,大鸭梨等合作是微信团队打造近场服务的典型案例。“摇一摇周边“正在通过科技手段连接场景,激活场景,创造场景,为更多的线下商户提供近场服务方案,一个完美的近场服务生态呈现在我们面前:

五一期间,全国40家5A景区深度运用了微信的摇一摇周边功能,在摇出的页面中可以上传照片、视频,还可以参加“央视五一E起游特别节目”互动,游客作品有机会出现在央视节目里,游客还可以在页面里给景区提出意见反馈,形成良性互动。

6月份,微信联合全国大型购物中心和百货商场进行了一次大型全民寻宝冒险活动,摇一摇周边可得到购物券等诸多礼品。这是商超场景的一次大练兵,连接商场经常,可以影响到大多数城市居民,让商超的消费者互动从过去的骚扰型发单变成了消费者主动参与的场景互动。

9月,微信与众安,飞常准,航联合作,通过微信摇一摇,可以直接摇到延误险,将保险买到了登机口。通过摇一摇购买延误险,让过去复杂、粗糙、严肃的事儿,变得简单快速好玩,也拓宽了微信摇一摇的场景覆盖领域,摇一摇开始无处不在。

10月11日-10月18日,微信摇一摇周边与国内外160个城市的3000多家商户一起玩”全民摇红包“,将商户与消费者的互动深度拉升到了新的维度,并且推进了微信支付的O2O领域覆盖和打通,逐步建立起了摇一摇周边的营销、消费、支付、评价的闭环式生态。

近场服务的特殊价值

在没有微信摇一摇的时代里,我们可以回想一下,餐厅或商场的玩法往往是摇号或手工写手机号码等方式,尽管又土又笨,却总要一些趣味和花样。近场服务是一种游戏互动,从古老的模式到现在的摇一摇周边,从不透明的暗合到公平的技术解决,解放了商家的活动能力,也重构了近场服务的信任。

微信的使命是连接世界,摇一摇周边则是连接商家和服务,依托微信的强大用户规模和覆盖度,将近场服务变成一个好玩、有趣的连接消费者过程,并将这本来零碎的活动变成可持续管理和运营的商业体系。在一定意义上,微信的摇一摇周边把”近场服务“这个词带火了,其结合微信公众号体系,通过帮商户拉新,互动,搭建了一个基于微信体系的精准数字化营销,给了线下商家一个服务生态体系。

O2O的大时代带来很多线上线下的想法,但是,真正能否激活近场服务的平台却很少,微信产品的 摇一摇功能已经培养了几乎全民的习惯,摇一摇周边对近场服务价值实现重新挖掘和发现。近场服务与到店顾客服务体系可以深度的打通起来,从而建立起有机生态体系,近场服务以跨界O2O互动的形式带来了经营活力和营销想象力,摇一摇周边变成了近场服务的消费者入口。

场景再造,智慧城市的生态图谱

连接场景,重塑场景,是微信摇一摇周边带来的颠覆式生态创新,也是将商户们的经营营销进行了真正的O2O大升级,在不同的场景里塑造不同的智慧场景。随着加入摇一摇周边的商户越来越多,商超、机场、景区、餐饮等越来越多的场景参与进来,摇一摇周边就可以构建出一个别样的智慧城市,一个摇趣横生的近场服务生活大场景正在形成。

从微信的商超、机场等一个个场景、一个个商家的试点运行,到每一个场景商户规模的放量,再到一个个不同场景的发生和重塑,点、线、面,摇一摇周边有层次地推进自己的智能生活和智慧出行的生态圈。随着微信支付在线下线上的全面普及,微信摇一摇周边的想象空间非常之大,未来有可能成为一个有趣的一站式O2O生活平台,在打造智慧场景、赋予商家新能力之后,走向活动、营销、粉丝经营、支付、客户管理等一体化的移动新商业。

微信公众号数量接近千万,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商户都有自己的公众号,摇一摇周边打通了线下商户的场景互动,也将微信去中心化的生态带给了线下零售业和旅游服务业等实体产业,这是互联网+的最佳实践,也是一种带动实体产业发展和升级的跨界裂变。

摇一摇周边是接地气的,用连接实现了场景再造,用社交思维和连接思维构建了一个属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智慧生活图谱,他们的努力让近场服务成为一个让人期待的新产业机会。近场服务的生态引擎不是传统支付企业,而是微信这个超级APP,说明了好玩是一种生产力,也说明了微信正在成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一切商业都要回归人本,近场服务回归到以人为核心,美好源自于人性本真,快乐源自于社交本源。

摇一摇:一个动作改变了世界

互联网改变一切,google变成了动词,一个搜索框改变了世界,QQ几乎连接所有中国网民,微信取代了短信进而改变世界。改变世界是一个伟大的梦想,乔布斯说过”生来就为改变世界“,而互联网改变世界往往源于一个简单的需求满足和改进,亚马逊优化了网购下单流程,他们曾经将一键下单申请为专利,那么,腾讯会不会将摇一摇申请为专利呢?

当微信摇一摇出现后,办公室里,客厅里,随处可见人们摇手机,从摇一摇好友和漂流瓶,到摇一摇周边,摇一摇功能从娱乐进化为生活消费的近场服务入口。摇一摇告诉了我们还可以这样玩手机,还可以这样连接消费者,并凭借一己之力,重塑和发现了近场服务的O2O价值,将近场服务升级为移动社交时代的新生态系统。

摇一摇,这个动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世界,从此,孤立场景变成智慧场景,技术改变生活,互联网改变世界,莫过如此。由于用户的高活跃度和参与度,摇一摇周边已经成为微信生态的又一个垂直入口,也是近场服务的最佳入口,当初只是好玩摇一摇,如今变声创新的驱动引擎,并创造了新的商业生态,伟大的创新往往不是惊世骇俗,却很多来自于一个简单的动作,这就是美妙的互联网世界。

星期三, 11月 18th, 2015 未分类 没有评论

超然于双十一大战,JD Game+的生态谋局

文|柳华芳

一场雪一叶初冬,北京城进入到冬日的宁静里,一个时空里的寒冷,没有影响另一个时空的火热。刚刚过去的双十一电商大战如火如荼,无数唇枪舌战,刀光剑影,而京东电脑办公却以超然的姿态,以JD Game+在电商江湖的盛世风云中诠释着一个为玩家而设的不一样的双十一。

10月30日,京东Game+亮相NTF电子竞技嘉年华,并开启京东电竞体验师招募活动,高喊“真的玩,玩真的!”的品牌理念邀请玩家在英雄联盟中血战角逐。玩家只需要参加京东双11购物狂欢节,在英雄联盟中闯过京东产品经理、LOL大神等关卡,就有可能获聘成为京东电竞游戏体验师,可以率先体验各种新潮电竞装备。随后,11月13日,JD Game+更带着业内顶尖的游戏设备来到游戏界盛会腾讯嘉年华现场,携JD Game+战队、与网友一起现场挑战女神级玩家苏小妍。

那边是电商大战已经跨界烧到了央视和芒果台,这边是超然Happy一起玩,京东电脑办公的葫芦里到底装着什么,为何如此淡定从容呢?JD Game+对于京东、对于电竞游戏产业又意味着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细细品读,得以个中三昧。

JD Game+折射京东电脑办公的产业地位

京东Game+是京东电脑办公在四月份提出的一个新玩法,它整合了游戏硬件、游戏厂商、电商平台等产业链资源,连接了玩家群体和游戏产业链品牌。如果用一个词来定位Game+,我认为可以叫做“游戏玩家产品社群”。JD Game+目前已经培育30个游戏硬件专属品牌,打造660款专属产品,整合连接50多个品牌商,催生了产业链化学反应。

半年之内,产出这样的成果,背后折射的是京东常年积累的电脑办公方面的强大实力。作为京东的元老级部门,电脑办公一直是京东鏖战电商乱世的一只利刃。据全球知名的咨询公司Kantar Retail的研究,截至,今年5月,京东已在电脑办公市场占比69.6%,稳坐第一把交椅,将天猫、苏宁远远地甩在了后面。良好的市场根基、扎实的消费者服务、领先的品牌美誉度,导致电脑办公合作伙伴,与京东的合作越发稳固、深入。把自己的品牌纳入JD Game+,接通JD Game+体系进行逆向产品定制,都是合作方相信京东的直观体现。

垂直场景的社群化玩法

2014年中国网游市场规模突破千亿,网游玩家规模高达3.7亿,玩家群体是一个对设备要求颇高的群体,玩家群体也是PC等硬件的发烧级用户群。但在如此广阔的市场中,厂商、渠道、消费之间却呈现出割裂,往往出现产品与需求脱节等现象。

京东Game+是聚焦游戏玩家人群而成立,它把玩家群体聚合一起,通过需求再发现、产业链整合、社群互动等方式带来全新的产品营销理念。京东Game+拥有2个线上互动社区,玩家可以在线上交流游戏、硬件、社交,甚至可以邀请大神为硬件做评测;同时,JD Game+通过与腾讯等知名游戏平台合作,每天提供众多游戏参与,与大神亲密接触的机会,满足了玩家产品之外的更多需求。这种,基于游戏群体的互动场景,让游戏玩家更聚合、游戏需求在互动中随时产生,构成了符合未来趋势的场景化消费。此外,通过聚合硬件厂商,JD Game+可以将海量玩家需求逆向反馈给业内,实现产品的真正定制化,符合时代的需求。

京东Game+推出只有半年时间,Game+游戏社区注册会员已过千万,京东游戏用户增长了60%以上,仅JD Game+线下赛事已吸引八百万人参与。短时间聚合了千万会员,说明JD Game+人气高高,也说明了京东用户中玩家群体规模不小,社群的力量足以重塑商业玩法。

垂直化的玩家人群、专业化的游戏设备品牌厂商,在一起,构建出一个京东Game+社群,在其中,品牌商们高兴、玩家高兴、京东高兴,营销+品牌+生态的共赢。它创造出开放闭环式的游戏社群生态,增进了玩家与品牌的情感连接,增加了品牌的用户忠诚度,垂直场景的社群化互动带来了新的产业链思考方式,也带来了未来电商的想象力。

超然于双十一大战,品类之王的生态谋局

京东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天猫却增速明显放缓,双十一大战必然是比往年更激烈,天猫联合苏宁发起对京东的围攻,但京东却淡定的很,并从创新维度带来了很多惊喜,不仅满足完成销售额指标,还通过社群化玩法带来了大量新用户,用营销3.0的方式建立了更有机、更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垂直生态。

可以看出,京东电脑办公已经完全超越仅仅是卖货的纯零售阶段,已经走在行业的生态阶段,这种从产业链出发的生态谋局,将为整个电商行业带来启动和推动。JD Game+的今天,也许就是电商的未来。

微信公众号:科技先生 关注最新最酷的科技

星期一, 11月 16th, 2015 未分类 没有评论